•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服务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从防暑到养生,高温天生存指南来了!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9 11:11:39   浏览次数:1  发布人:465d****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当夏天的太阳如炽热的火球般炙烤大地,每一寸土地上都似乎热浪滚滚。高温天气不仅让人酷热难耐,还可能埋下诸多健康隐患。如何在炎炎夏日守护健康?可以从生活的点滴细节入手!这份详尽的平安度夏指南,希望能助你轻松应对夏日挑战。防暑降温:室内室外全防护1.热损伤防御体系。当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体温调节系统失衡,散热功能受阻,就会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

    当夏天的太阳如炽热的火球般炙烤大地,每一寸土地上都似乎热浪滚滚。高温天气不仅让人酷热难耐,还可能埋下诸多健康隐患。如何在炎炎夏日守护健康?可以从生活的点滴细节入手!这份详尽的平安度夏指南,希望能助你轻松应对夏日挑战。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防暑降温:室内室外全防护

    1.热损伤防御体系。

    当人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时,大量水分和电解质流失,体温调节系统失衡,散热功能受阻,就会出现头晕、乏力、恶心等不适症状,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因此,夏季出行一定要关注天气预报,尽量避免在上午10时至下午4时的高温时段外出。如果必须外出,记得穿戴防晒衣帽、佩戴墨镜,并涂抹防晒霜,随身携带藿香正气水等防暑药品。建筑工人、环卫人员等户外工作者更要提高警惕,可以佩戴监测核心体温的智能手环,当体温超过38.5摄氏度时,立即采取降温措施。

    2.智慧降温策略。

    居家时,合理使用空调可以有效降温,建议将空调温度设定在26摄氏度左右,并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推荐使用空调+循环扇的降温组合:空调负责降温,循环扇促进空气流动,能耗可降低40%。切忌长时间待在空调房内,以免患上“空调病”。同时,避免风扇或空调直吹头面部,防止引发面瘫。冰箱里常备降温冰袋,突发不适时,可将降温冰袋置于颈部、腋下等大血管处,帮助快速散热。值得关注的是,老年人体温感知迟钝,当室内温度超过30摄氏度时,家人应提醒开启降温设备。

    补充水分:清淡滋养正当时

    夏季,一个人每小时的汗液流失量可达1~1.5升,随汗液流失的钠有2~3克/升。单纯补水可能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表现为肌肉抽搐、恶心、呕吐。建议制作科学补液剂,即用1升水+3克盐+20克葡萄糖混合起来,可以有效补钠。

    定时主动饮水,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避免过量饮用含糖饮料和酒精,它们可能会加重脱水症状。运动后,可选用含钠40~80毫克/100毫升、 钾10~30毫克/100毫升的专业运动饮料。

    饮食宜清淡、易消化,建议多摄入蔬菜和水果,补充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为身体提供充足的营养。

    智慧防晒:别让健康“见光死”

    皮肤在紫外线照射下能够自行合成维生素D, 但如今“脸基尼”、防晒衣等夏日装备,虽能有效阻挡紫外线,却也可能导致过度防晒,白白浪费大自然的馈赠,引发维生素D缺乏。如何做到既防晒又健康呢?

    经紫外线光谱分析,上午9时至10时、下午16时至17时的紫外线中促维生素D合成的中波紫外线(UVB)占比最多,建议采用“三区暴露法”:上肢、下肢、面部轮流接受日照,每日保证总面积约30%的皮肤暴露15分钟。办公室人群可在落地窗前设置“阳光工位”,通过特种玻璃滤过有害射线、保留有益光谱。

    若条件不允许,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适当补充维生素D制剂。特别是婴儿、孕妇、乳母、老年人等特殊人群,每日可补充400~800国际单位的维生素D,但不可盲目补充。

    顺应时节:冬病夏治正当时

    中医养生讲究“法于阴阳”,即遵循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来调理人体阴阳平衡。夏季阳气旺盛,正是“春夏养阳”的好时机。《黄帝内经》中就有“冬病夏治”的记载,比如三伏贴,就是在三伏天,人体阳气浮于体表,毛孔大开,驱散寒湿、治疗冬季疾病的方法。现代三伏贴的改良配方,将白芥子、细辛等刺激性药物浓度降低40%,添加薄荷脑、冰片等降温成分,并采用纳米透皮技术,使药物缓释12小时,可避免局部刺激。

    饮食方面,要避免食用生冷寒凉食物,以免损伤阳气,让寒邪乘虚而入,积寒成疾。可建立“三伏饮食日历”。初伏(7月)吃”扶阳羹”,即用羊肉50克+生姜20克+当归5克,文火炖煮而成;中伏(8月)吃“祛湿粥”,即用赤小豆30克+薏米30克+茯苓10克煮粥;末伏(9月)吃“润燥饮”,即用百合20克+银耳15克+麦冬10克煮水而成。

    作息运动:张弛有度保健康

    睡眠环境工程

    高温天气容易影响睡眠质量,而充足的睡眠是维持身体免疫力的关键。建议遵循夏季“夜卧早起”的养生规律,晚上不超过23时睡觉,早晨6时起床,并在中午适当休息20~30分钟,以缓解疲劳。

    运动安全监控

    夏季运动可在清晨或傍晚气温较低时进行,散步、瑜伽、游泳都是不错的选择。在参与高强度的剧烈运动,或篮球、足球、搏击等对抗性运动时,务必做好心率监测。倘若在运动过程中突然出现头晕目眩、浑身乏力、眼前发黑、呼吸困难,或是心前区疼痛等症状,很可能是低血糖发作,甚至是心肌梗死、晕厥等急症的前兆。此时应立刻停下运动,转移至阴凉通风处,补充含糖饮料,若症状不缓解,应迅速前往医院就诊。

    运动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少量多次饮水,切忌饮用冷水或冰镇饮料,以免刺激肠胃。运动结束后,即便天热也要尽快用干毛巾擦干汗水,换上干爽、舒适的衣物。

    慢病管理:特殊人群须谨慎

    高血压患者夏季血管扩张,部分高血压患者可能出现血压偏低或不服药血压也正常的情况。但要注意,血压24小时波动,平稳降压才是关键。务必在医生的指导下调整用药,切勿自行停药。

    糖尿病患者夏季瓜果丰富,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水果的摄入量,每天不超过200克(一个拳头大小),优先选择血糖生成指数低的水果,如苹果、柚子、莓类,尽量在两餐之间食用。不要饮用果汁。

    冠心病患者天气炎热时,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心脏负担加重。冠心病患者要避免熬夜、吸烟、饮酒、应酬等,规律服药,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劳累,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其他患者面对夏日夜市上的啤酒、烧烤、小龙虾,肥胖、高脂血症、高尿酸血症患者还应格外注意控制食量,避免暴饮暴食,警惕急性胰腺炎、痛风等疾病“趁热找上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来源:《大众健康》杂志

    文: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健康管理部主治医师 杨楠、主任医师 刘原

    策划:余运西

    编辑:栾兆琳 杨真宇

    校对:马杨

    审核:管仲瑶 徐秉楠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465d****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oy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