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服务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新址满月!中关村茶点营业时间延长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7-09 22:47:45   浏览次数:1  发布人:4d04****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9点一到,超市发科学城店东侧的“中关村茶点”玻璃门准时推开,浓郁的黄油香气顿时弥漫开来。排在首位的陈女士快步走向柜台,对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售货员说:“要一袋黄油饼干,一袋苹果派!”不到半小时,货架上半数商品已售罄。后厨师傅们专心制作点心的身影与前厅顾客们翘首以盼的目光共同交织成这家68岁老店迁址满月最动人的画面老味道新气象“在老店买了几十年都很少排队,现在天天排长龙,这新址真是选对了!”店门外,刚从



    9点一到,超市发科学城店东侧的“中关村茶点”玻璃门准时推开,浓郁的黄油香气顿时弥漫开来。排在首位的陈女士快步走向柜台,对身着白色工作服的售货员说:“要一袋黄油饼干,一袋苹果派!”不到半小时,货架上半数商品已售罄。

    后厨师傅们专心制作点心的身影

    与前厅顾客们翘首以盼的目光

    共同交织成

    这家68岁老店迁址满月

    最动人的画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老味道新气象

    “在老店买了几十年都很少排队,现在天天排长龙,这新址真是选对了!”店门外,刚从超市采购完的刘阿姨提着购物袋,对老伴感慨道。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中关村茶点经理殷京生介绍,新址开业一个月来客流量显著增加,蝴蝶酥等招牌产品每日需补货三次。为满足顾客需求,店铺将营业时间延长至晚6点,还招了一名学徒协助生产。

    “我们坚持手工制作,连烤盘都是几十年前的老物件。”殷京生说。这份对传统的坚守,让不同年龄段的顾客在这里找到了共鸣。

    00后大学生小林特地来品尝钱三强院士最爱的苹果派,咬下一口后连连称赞:“口感细腻香甜,秒杀网红面包。”83岁的物理所退休研究员吴爷爷每周必来买奶油卷,他告诉记者:“和60年前在‘特楼’分给同事们时一个味儿,包装变了,这口老味道可一点没变。”

    中关村茶点

    已成为中关村科学城

    一张闪亮的文化名片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今年5月,中关村街道推出“中关村街巷文化集章活动”,将这家承载着科学记忆的老店列为科学文化路线的重要打卡点。特制的“中关村茶点”套色印章以细腻的版画工艺,生动再现了老一辈科学家的生活场景。

    活动开展一个多月来,吸引了一千余名居民前来打卡。一位带着孩子的母亲说:“盖完章顺便买袋点心,再给孩子讲讲科学家的故事,既有趣又有意义。”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科学家副食店”&“科学家点心铺”

    中关村茶点新址与超市发科学城店

    仅一墙之隔

    形成独特的“怀旧商业生态”

    超市发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王增庆表示:“超市发科学城店的前身是中科院专家副食店,与中关村茶点同属‘科学家的生活配套’。我们通过优化空间布局,让顾客可以一站式采购生活用品和特色点心,既传承历史,又提升了社区服务品质。”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如今,这经典的“副食+茶点”组合重焕活力。记者在现场观察到,专程前来购买点心的顾客常常会顺带在超市采购日用品,而来超市采购的居民,也乐于捎上一包新鲜出炉的点心。这种双向流动,为两家店铺都带来了更旺的人气。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后厨里,18岁的学徒小朱正在认真学习制作苹果派,这款钱三强最爱的点心如今有了新一代的传承者。柜台上的电子支付标识,悄然诉说着传统与时代的交融。这座由郭沫若先生倡议创办、曾为几代科学家提供美味慰藉的西点铺,在中关村续写着新的甜蜜故事。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记者:李平

    编辑:关镓萍

    推荐 · 阅读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4d04****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oy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