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党的十八大以来,司法责任制改革一直在整个司法改革中居于核心地位,被称为司法改革的“牛鼻子”。与此同时,最高人民法院持续推动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在司法解释、指导性案例等传统工作之外,创新推出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等务实举措,通过实时、在线、权威、系统的对下指导,明确类型化案件的裁判理念、思路和标准,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的行使,推进提升严格公正司法水平。
2024年12月26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人民法院第六个五年改革纲要(2024—2028年)》(以下简称《纲要》)。《纲要》紧扣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重大问题和关键环节,注重增强改革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落实和完善司法责任制层面,《纲要》提出“推进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规范‘法答网’运行”“加强‘库网’融合发展”等改革要求,推动裁判规则输出与信息技术手段深度融合,从而进一步统一法律适用,规范法官自由裁量权,最大限度避免“类案不同判”。
法答网是“富矿”,一竿子直通上下。法答网是最高人民法院为全国四级法院干警提供法律政策运用、审判业务咨询答疑和学习交流服务的信息共享平台,于2023年7月1日正式运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指出:“法答网联通四级法院,以非常简便的方式开展业务交流和监督指导,对于推动法院系统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发挥了积极作用。”法答网覆盖四级法院、全部条线,完整构建了上下级法院之间沟通联系和业务指导的“直通平台”。过去,当基层法院遇到疑难复杂问题通常需要向上级请示,而现在借助法答网,法官可以快速向上反映,甚至是“一竿子通到顶”直达最高人民法院;上级法院也能够及时发现审判实践中的疑难点,“一竿子插到底”直抵一线办案前沿。
对于高频提问、不一致的答疑,以及其他审判实践中的普遍性、典型性问题,最高人民法院还会组织进行专门的调查研究,给出权威的指导意见,大幅度提高了答疑的效率和效力。例如,法答网精选答问栏目一经发布,便迅速成为法律人热议的焦点。有专家评价,一个“精选答问”解决一类法律问题,指导一批争议案件,是一项花费更小、收效更好的司法为民工程。
法答网还有助于基层法官素质提升。利用法答网的提问与回答,许多法官培训业务得到相应调整;一些具有重要而有影响力的学术会议,会要求紧扣法答网中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与解决;针对法答网的高频问答开展深层次的研究,以法答网引领司法问题研究。同样,法答网的释疑解惑功能需要法官尽可能地展现思考和推理功能,把现有的解决方案都分析完以后,选择现有的某种相对合理的方案,并把它解释清楚,得到比较理想的问题回答,在这一过程中,法官的说理能力得到提升。
法答网一竿子直通上下,有效减少因为案件激增、案情复杂背景下出现的类案不同判现象,有利于促进裁判尺度的统一,在更高层面上保障了人权。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针对一起涉众物业纠纷向最高人民法院进行提问,合议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答疑意见将庭审搬到案涉小区,现场释法说理,引导业主和物业公司深刻认识到各自的权利义务以及双方相互依存的关系,促进双方当庭达成调解协议。法答网上的问答以及该案的处理也成功示范引导其他业主和物业公司相互谅解,物业纠纷诉前调解成功率从39%跃升至67%。
案例库是“司南”,精专校准司法经纬。人民法院案例库是最高人民法院面向社会推出的“公共法律服务产品”,收录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和经最高人民法院审核入库的参考案例,旨在最大限度发挥权威案例促进法律正确统一适用、优化司法公开、提升法官司法能力等效能。
人民法院案例库一上线,即在社会引发广泛关注。中国社会科学院知识产权中心研究员管育鹰评价:“在‘大而全’的裁判文书网之外获得又一个‘精而专’的法治产品。”
数据显示,人民法院案例库上线运行一周年之际,案例库的浏览量突破2200万,已有120多个国家的用户访问过案例库,入库案例数量超过4700件,实现了对常见罪名、多发案由的“全覆盖”。首批入库案例3711件,包括:刑事案例1453件,占比39.15%;民事案例1643件,占比44.27%;行政案例405件,占比10.91%;国家赔偿案例23件,占比0.62%;执行案例187件,占比5.04%。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彰显着一个个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润物无声、引领风尚。小案件,依法理、讲情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使得人民法院案例库“出圈”更“出彩”。
精挑细选才能保证质量。参考案例的入库标准须经地方三级法院业务部门、院领导、审判委员会逐级把关,最终由最高人民法院有关部门审核。人民法院案例库的案例须具有典型性、指导性,能够直接作为类案参考;建立动态调整机制,法院除自身定期检查,跟进法律、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进程,还依靠用户的“火眼金睛”——案例库设置反馈功能,用户有的就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开启“点单”;有的提出个别案例尚存争议,建议“出库”;还有的提出了功能性建议……用户反馈驱动着案例库的不断发展。
案件收录分门别类。当前案例库收录的5039篇案例中,涵盖刑事、民事、行政、国家赔偿、执行案件。既有与百姓民生密切相关的小事,比如邻里纠纷;也有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例,比如“PUA第一案”“隐形加班”案例。既有相对常规的问题,比如合同纠纷的管辖;还有新型案件,比如适用最新醉驾意见的危险驾驶案例……
入库案例的参考示范专业效能逐步显现。2024年,全国法院超18万件案件在裁判中参考了入库案例,案例库检索量与主要案件质量指标间呈现正相关性。以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法院——黑龙江省宁安市人民法院为例,其案例库检索量居全国基层法院首位。2024年,宁安法院案件上诉率、一审裁判被改判发回重审率同比分别下降2.56、1.17个百分点。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周加海说:“最高人民法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法院将以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为契机,不断完善中国特色案例制度,做实‘公正与效率’,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库网双轨并行,驱动审判工作升级。人民法院案例库+法答网这一创新协同机制,通过数据共享、资源整合、效能叠加,推动全国法院审判工作实现系统性提升。这一被称作“库网融合”的司法创新工程,正在重塑新时代审判工作格局。
打通“数据孤岛”,实现信息共享。浙江省宁波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人民法院会同区人社局、宁波大学法学院等单位成立劳动纠纷库网融治驿站,共同签署《关于建立劳动纠纷库网融治协作机制深化共享法庭建设的框架协议》,以推动库网融合发展,优化省级示范劳动共享法庭建设,完善劳动纠纷多元共治格局。
助力薄弱法院“脱薄出列”。宁安法院持续推动学习“法答网精选答问”和案例库“入库”工作,编撰《宁安法院人民法院案例库应用典型案例汇编》《宁安法院法答网应用典型案例汇编》,最大限度发挥“一网一库”组合效能,审判质效在“双轨并行”中稳步提升,开创了新局面,实现了良性“双循环”。
实现审判执行工作“减负增效”。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人民法院持续深化“一库一网”运行应用,法官在办理案件时积极检索精选答问及入库案例,案件提交专业法官会议评议、审委会讨论时,要把案例库有无类案、是否参照类案作为汇报必选项,针对疑难法律适用问题搜索权威解答,破解“同案不同判”难题。法官们及时对“上新”答问和案例学习交流,形成“以案促学”良性互动,促进审执质效与司法能力双提升;同时以入库案例为重要内容加强对调解员业务培训,提升调解员业务水平,为促进案结事了政通人和目标提供了智慧支撑。
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介绍,加强库网融合,一是要在人民法院案例库建设过程中注重发挥法答网的“靶向作用”,围绕高频提问、不一致答疑等带有一定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一方面加大由最高人民法院直接答疑的力度,另一方面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入库案例的编选审查;二是建立健全跟踪培育工作机制,针对法答网提问背后的争议案件及时编写报送备选入库案例,实现以问补案、以案答问。
在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人民法院信息化建设正迈向更高水平。期待最高人民法院坚持以科技创新为驱动,持续深化人民法院案例库和法答网两大平台建设,推动形成更加完善的智慧司法服务体系。也期待各地法院积极推进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科技与审判执行工作的深度融合,着力打造智能化、便捷化、精准化的司法服务新模式。相信这一创新实践不仅将进一步提升审判质效和司法公信力,更将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司法服务,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来源:人民法院报·2版
作者:蔡璇 高尚(作者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责任编辑: 屠少萌 |联系电话:(010)67550734|电子信箱:pinglun@rmfyb.cn
新媒体编辑:王誉霏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