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服务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热点新闻 » 正文

    会昌戏剧小镇的蝶变|第七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26)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25-08-25 22:44:43   浏览次数:4  发布人:fd06****  IP:124.223.189***  评论:0
    导读

    2024年11月,中国旅游协会启动第七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收集工作,此项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踊跃申报。迄今,协会已收集到一批新颖独特、具有创新精神的“案例”。即日起,我们将陆续选登这些“案例”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案例名称:会昌戏剧小镇的蝶变申报单位:会昌县独好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戏剧小镇建设项目启动于2015年8月,是会昌县委、县政府与赖声川先生合作、推动世界文化名人回故乡的

    2024年11月,中国旅游协会启动第七届“中国服务”·旅游产品创意案例收集工作,此项活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踊跃申报。迄今,协会已收集到一批新颖独特、具有创新精神的“案例”。即日起,我们将陆续选登这些“案例”与大家分享,敬请关注!

    案例名称:会昌戏剧小镇的蝶变

    申报单位:会昌县独好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戏剧小镇建设项目启动于2015年8月,是会昌县委、县政府与赖声川先生合作、推动世界文化名人回故乡的典型项目。2024年1月5日开镇以来,先后隆重举办三届戏剧季活动,省、市各级领导先后莅临小镇指导,给予了充分肯定,中央、省、市主流媒体竞相报道,戏剧小镇不断出圈出彩。


    一、项目定位与创新基因

    会昌戏剧小镇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部署和江西省委“加快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工作要求,立足“十四五”高质量发展要求,积极推动文旅融合发展,以戏剧艺术为灵魂,在128.3亩空间内构建“看戏、学戏、演戏、出戏”四大业态闭环,首创国内全链条戏剧主题文旅范式。项目由赖声川表坊团队与乌镇顶度集团联合操刀运营,深度融合中华传统戏曲文化与现代戏剧艺术,打造戏剧文化生态。通过国际化创作、在地化表达,打造“特色戏剧镇、风景独好城”的独特IP。


    二、核心亮点与示范价值

    (一)业态创新引领行业升级。建成演出剧场、和声戏剧技术学院、非遗工坊、驻地创作基地等核心场馆,配套沉浸式商业街区,实现“戏剧+研学+文创+旅游”全业态覆盖。突破传统景区模式,游客可深度参与剧本创作、舞台表演、幕后制作,开创“可体验、可带走、可传播”的文旅消费新场景。

    (二)国际资源激活文化势能。累计引进15国顶尖剧团,上演《麦克白》《贝克特在赖家老屋》《哈姆雷特机器》等全球首演剧目90余部、超1000场;希腊国家剧团《俄瑞斯忒亚》、法国奥运演出团队摩天剧团等国际重磅IP国内首演;林青霞、谢娜、黄磊、周迅、海清、汤唯、郝蕾、黄圣依等一线明星亲临小镇助阵,参与戏剧季、对谈等活动,形成“艺术+流量”双驱动传播模式。

    (三)传统与现代结合赋能传统文化新生。运用现代创作手法及技术实现赣南采茶戏等非遗艺术与现代话剧结合,创排了《暗恋桃花源》会剧场版;全国招募演员组成“会剧团”,排演赖声川经典作品每周上演;通过上剧堂戏剧工作坊、剧本创作及围读等实现在地戏剧教育,让传统戏剧焕发现代吸引力,实践“传统不守旧,创新不忘本”的融合路径。

    三、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双突破

    (一)市场影响力爆发式增长。开镇一年多以来,总接待游客800万人次,单届戏剧季吸引124万人次,单日最高20万人次;戏剧季003的剧票销售完全市场化,总体上座率达72.39%,较002提高21个百分点。新媒体曝光量300亿次,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全国数十家主流媒体报道超3万余篇,成为文旅“破圈”标杆;带动当地就业超1000人,衍生餐饮、民宿、手作、旅拍等产业链,市场前景广阔。

    (二)文化效益持续深化。戏剧小镇连续成功举办三届戏剧季,赖声川作品《贝克特在赖家老屋》、世界著名戏剧大师罗伯特·威尔逊驻镇创排的《哈姆雷特机器》(中文演出)完成世界首演,希腊国家剧团《俄瑞斯忒亚》以及曾在巴黎奥运会开幕式上表演的法国摩天剧团《摇曳》完成国内首演,培育本土戏剧人才1200余名,孵化地方原创剧目10余部。通过非遗工坊传承赣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吸引青年创客入驻,实现文化活态传承。获省、市级领导多次调研肯定,成为江西省文旅融合示范窗口。

    (三)可持续盈利模式成熟。小镇构建“戏剧演出+研学培训+文创销售+版权运营”多元收益体系,非演出日常态化运营率达85%,2025年上半年营收同比增长30%,盈利能力持续攀升。

    四、行业引领与战略价值

    小镇对标美国俄勒冈、欧洲锡比乌等世界戏剧名镇,以“中国气派、国际表达”填补国内戏剧主题文旅空白。创新价值在于:


    一是首创“戏剧全产业链目的地”模式,为文旅IP深度开发提供范式。在国内首创完全专注于剧场技术教育的专业院校——和声戏剧技术学院,通过沉浸式教学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专为中国剧场输送专业型人才,学生深度参与舞台搭建、灯光设计等工作,这种“实战型教学”使技术人才的成长周期缩短40%以上,为戏剧的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是验证“文化高端资源+顶级运营团队”的成功路径,赋能区域文旅升级。赖声川先生是现今艺术上成就最高的中文剧作家之一,也是商业上最成功的剧作家导演之一,由赖声川与陈向宏、黄磊、孟京辉共同发起的乌镇戏剧节已经连续举办十届,成为中国当代剧坛最高规格的戏剧盛宴。小镇采取“2+2”模式运营,第一个“2”是赖声川团队上海表坊公司与县属国企发展集团成立运营公司,分别占股51%和 49%,负责经营管理;第二个“2”是聘请陈向宏及其团队顶度集团担任运营指导,以及和和君集团董事长王明夫深度合作赋能,通过小镇联动等方式,实现资源共享与合作共赢。

    三是响应文化自信需求,通过年轻化表达让戏剧从“小众艺术”走向“大众消费”。积极引进香港话剧团的《姊妹》、法国剧团Quidam的《Herbert's Dream》、优人神鼓的《金刚心》等国内外优秀剧目,提升戏剧季的艺术水准和观赏性,让观众能够欣赏到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戏剧作品。通过面向全国开放征集原创“小戏”,如《白条肉》《隐匿的风景》《魂归处》等剧目在会昌戏剧小镇上演,为戏剧舞台带来了更多新颖、多样的故事和表现形式。在戏剧季期间,设置了“小镇会客厅”“剧本围读”“戏剧初体验”“系列工作坊”等面向大众的主题活动,还举办少儿艺术本土共创、少儿即兴戏剧表演等活动,吸引了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群参与其中,降低了戏剧欣赏的门槛,提升了大众对戏剧的参与度和兴趣。

    会昌戏剧小镇以戏剧为笔、文旅为纸,书写新时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生动实践。它不仅是文旅产品的创新突破,更是文化强国战略的基层响应。小镇将持续建设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戏剧文化高地,为中国服务型旅游产品全球化输出提供“会昌方案”。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fd06****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oy3.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