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上午,湖南省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委员会联席会议座谈会在长沙召开,40家成员单位围绕志愿服务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彭石序应邀在会上第一个作典型发言,全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模式获全省推介。
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湖南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通过建章立制、创新实践、典型引领等举措,逐步形成具有湖南特色的志愿服务模式,为美丽湖南建设注入社会化、专业化力量。
近年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省委社会工作部指导下,以制度建设为抓手,推动志愿服务规范化发展。该厅初步制定《全面推进湖南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实施细则》,从队伍建设、供需对接、宣传监督、支持保障四方面构建体系化框架。同时出台《“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绿色卫士下三湘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工作方案(2025年-2027年)》,提出“四三二一”思路,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五进”。
在品牌引领方面,“绿色卫士”志愿者今年开展活动超300场次,“法护绿水青山”普法行动寄发宣传资料3000余份,还举办了两期“提升公众参与能力培训班”,覆盖全省“绿色卫士”大队负责人,志愿服务效能显著提升。
“绿色卫士下三湘”系列活动则依托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六五环境日、低碳日、生态日等节点,成为湖南生态文化品牌。今年已举办5场主题活动,线上线下参与人数达数百万,获省部级部门及社会公众高度认可。活动通过服务重点工作助力绿色转型,如在醴陵活动中,媒体采访团深入园区企业,挖掘绿色生产实践案例,并开展“许小可”助企志愿服务。同时,创新宣传形式,如生物多样性日活动为全省首批10个生物多样性保护优秀实践成果颁奖,低碳日活动发起高校师生倡议,还有音诗画等文艺节目传递生态保护理念。此外,通过多方联动扩大影响力,如“走进黑麋峰”活动与省林业局合作,世界读书日征文活动征集文章2000余篇等。
湖南省还连续五年通过小额资助机制培育基层环保志愿项目,本年度以“美丽中国,志愿有我——绿色卫士下三湘”为主题,吸引全省100余个单位申报,最终资助64个项目。资助项目覆盖美丽湖南宣讲、美丽河湖、美丽乡村等十类领域,精准对接污染防治和生态修复需求,推动公众从“旁观者”向“参与者”转变。
在典型引领方面,湖南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案例《以志愿服务推动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湖南省“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绿色卫士下三湘系列主题实践活动取得实效》入选生态环境部《新时代生态文明实践案例》,成为全国干部教育培训教材。绿色卫士株洲大队张纪湘获评2025年全国四个100百名志愿者先进典型和全国十佳生态环境志愿者。
对于下一步工作,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将重点推进四方面工作,包括推动制度落地,联动省委社会工作部出台实施细则;深化品牌活动,围绕“利剑行动”“守护蓝天”开展专题志愿服务;强化项目培育,对资助项目提供“一对一”指导;加强部门协同,与共青团、科技、林业等部门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推动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融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二级巡视员彭石序表示,湖南省生态环境志愿服务工作正以创新模式、品牌活动、项目支持为抓手,逐步构建起共建共治共享的生态治理格局,为美丽湖南建设注入持久动力。
来源 | 新湖南 通讯员:舒丽娟
提供环境新闻线索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nload="this.removeAttribute('width'); this.removeAttribute('height'); this.removeAttribute('onload');" />
环境新闻线索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