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数字化正在为越来越多的领域带来变革,给越来越多的群众带去了便利。其中,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依托大数据高效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的实践就是一个生动的案例。
南昌县驻村干部政策业务专题培训现场。
01
有了大数据
找人更精准
南昌县有农村户籍人口79.94万人。如何从这么多农村人口中精准找出易返贫致贫人口是个很大的难题。
为破解这一难题,南昌县作为江西省6个试点县之一,于2023年7月在全省率先开展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系统使用试点工作。该系统每月定时汇集公安、卫健、民政、残联、人社、住建、财政、应急管理等13个行业部门44项基础数据和12家金融机构数据,经过综合研判分析,划分风险等级,将风险等级高的农户信息“一键推送”至县,落实到乡镇,定向至村,预警到户。同时,该系统还实现了手机入户小程序的配套运用。
该系统启用后,南昌县接到的系统推送数据从1343条快速上升至6165条。南昌县充分利用系统推送的这些预警数据,进行“动态画像”,精准核查,大幅提高了监测效率,确保了监测对象“应纳尽纳”。
南昌县八一乡八一村的监测对象魏国清说:“2024年4月我得了病,村干部到我家来调查,我问他们怎么知道我得了病,他们就说省里面有一个防返贫监测系统,把我的情况推送下来了。村里干部就问我,看病花了多少钱,有什么困难。后来,村里把我纳入了监测对象,帮我办理了低保,安排了结对帮扶,感谢村干部对我的帮助。”
近年来,因江西省防返贫监测系统受益的南昌县农村群众还有很多。幽兰镇全镇农村人口超过7.8万人,是脱贫人口和农村人口最多的乡镇之一,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工作难度大,仅靠乡、村两级干部摸排难度非常大。使用该系统以来,幽兰镇收到各类预警信息636条,经镇、村综合研判后,将符合条件的家庭及时识别为监测对象。
幽兰镇园艺场村农户万军强是家庭的主要劳动力。他2024年因病去世后,他的妻子需独自抚养4个子女,家中生活较为困难。2024年11月4日,江西省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将该户数据信息推送到艺场村。村委会收到消息后迅速核实情况,启动监测户识别程序,很快便将其妻子和4个孩子纳入监测对象,并及时落实多项帮扶政策,帮助他们解决了即时困难。
园艺场村驻村第一书记沈军表示:“大数据帮我们解决了开展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时如何精准找人的大问题,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干部群众少跑腿。”
幽兰镇干部李炳春说:“2023年全省的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系统启用后,我们觉得这个系统管用、好用,使用起来非常方便,省时省力,利于我们精准找到监测对象。”
02
有了大数据
管理更高效
“大数据系统从预警入户核实、民主评议、审核审批、风险消除、数据质量、工作质效等环节进行全流程管理,实现了从线下‘人跑腿’到线上‘数据跑路’的转变。”“从流程上打通了防返贫‘最后一公里’,让‘工作画像’和‘区域画像’等功能以实时数据‘说话’,让防返贫致贫各项工作更具有了精准性和实效性。”……谈起防止返贫大数据系统,南昌县各级干部赞不绝口。
“系统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全村未消除风险的农户主要返贫致贫原因是因病和突发事故,这些家庭的共同特点是生产经营性收入占比较低……”日前,在南昌县塔城乡塔城村,村“两委”干部围坐在一起就村里下阶段的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进行了一场研讨。村乡村振兴专干蔡绍福使用手机登录江西省防返贫监测帮扶系统,将该村的监测对象数据呈现到村会议室大屏幕上,与大家对相关数据进行了逐条分析。
南昌县乡村振兴专干入户核查农户收支情况。
“这样的讨论更直观形象,谁家的风险点在哪里、需要怎么帮,大家一目了然。”“以前研究监测对象的情况,要么纯靠大脑记忆,要么反复翻看各户的档案,工作量大不说,还不容易形成直观的数据对比。现在好了,所有的数据都在系统里,一翻手机啥信息都有,真是便捷又科学。”……提起大数据对提升防止返贫监测帮扶信息管理的作用,塔城村的村干部和网格员等纷纷表示,有了该系统后,大家平时填的表更少了,各户的纸质档案更薄了,但村里掌握的情况却更实了,大家对工作心里更有底了。
这也是南昌县农业农村系统及各乡镇、村长期奔走在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测帮扶工作一线广大基层干部的心声。得益于江西省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系统的广泛应用,南昌县各乡镇、村的防止返贫纸质材料明显减少,基层干部负担持续减轻的基础上,对该项工作的管理水平明显提升,对各村的监测对象进一步做到了底数清、措施准。
同时,南昌县依托大数据系统进一步建立健全了提示提醒、督查督导、考评考核机制,对系统推送的数据和相关问题,定期调度、定期会商、年终交账;对推送的数据量大但纳入监测对象较少的乡镇、监测对象为零的行政村,对“区域画像”“工作画像”显示为黄色的村,给予重点提示提醒,并组织县乡村专干进村入户再核实,确保了数据核查的真实、及时、有效。目前,全县监测对象中享受产业、就业、金融贷款、健康、教育、综合保障等帮扶措施1630项次,切实对全县纳入的监测对象做到了早干预、早帮扶。
03
有了大数据
使用更关键
“大数据系统是个好平台。省里帮我们搭建了这么好的平台,我们一定要用好、用通、用出成效。”南昌县农业农村局乡村振兴服务中心干部桑卉表示,系统能否有效运行、发挥效能,人员是根本、培训是关键。为保障系统有效运行和使用,南昌县全力抓好同步核查、人员配备、业务培训这“三个关键”。
为强化“核查”,南昌县认真做好预警农户核实,全力完善网格管理监测机制,实行“村级查所有农户、镇级查重点农户、县级抽查高风险农户”三级排查监测体系,确保“一户不漏、一人不落”。为配足人才,南昌县给乡村两级共配备专干330余人,并指导41名驻村第一书记、82名驻村队员和37名驻村选调生参与相关工作,进一步强化了防止返贫监测帮扶的人才支撑。为突出培训,南昌县把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列入重要培训内容,通过点对点、面对面,集中或分乡镇培训等形式,密集开展相关业务培训,对乡镇(街道、管理处)分管领导、村党支部书记和村级专干、驻村第一书记、驻村队员、乡村振兴专干等,分类分层次多次开展培训。通过反复培训,让乡镇分管领导尽快熟悉系统、了解流程,让乡村专干尽快了解系统、熟练操作系统和微信小程序的使用,每年的定期定向培训,为各级业务人员熟练操作系统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正如蔡绍福所言:“经过专门的培训后,我们基层工作者的业务能力明显提升,在村里研判农户是否存在风险的环节就能够充分运用大数据系统进行数据比对,并提出针对性的就业、就读、产业、兜底保障、医疗保障、防贫险等帮扶措施,并同步上传系统。这让帮扶计划制定、明确帮扶措施的时间基本上实现了同步,并且时间缩短到了一周以内。”
南昌县黄马乡岭前村的乡村振兴专干万梦琴介绍,她今年通过运用大数据系统及时发现该村智力残疾的村民小琴(化名)在其丈夫去世后独自带着儿子生活,家庭较为困难。她在入户核实后及时将这一情况反映给村“两委”。经村委会综合研判,该户于2025年6月被识别为监测对象,并及时享受到了低保和助学帮扶等政策。
当下,南昌县防止返贫监测帮扶工作中的一个个事例正是对数字赋能工作提质增效的生动阐释。
(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南昌县农业农村局)
来 源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2025年第16期
总监制: 姚卜成
监 制:韩世雄
编 辑:张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