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4-18日,第12届世界化学工程大会暨第21届亚太化工联盟大会在北京盛大召开。7月15日,由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SEG)和中国石油集团工程股份有限公司(CPEC)共同承办的第12分会场成功举办。本分会由孙丽丽、张来勇、葛庆峰、Costas Pantelides担任主席,黄孟旗、魏斯钊担任秘书长。约180名来自国内外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产业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研讨交流流程工业创新与未来发展。
分会场聚焦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发展,通过过程系统优化、工业流程再造,实现流程工业创新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由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孙丽丽,帝国理工大学萨金特过程系统工程中心化学工程系Costas Pantelides教授,南伊利诺伊大学卡本代尔分校生物分子科学学院院长葛庆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奖获得者、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张来勇共同担任分会场主席并主持。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油工程董事长白雪峰致欢迎词,向出席论坛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和诚挚感谢。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董事长蒋德军作为特邀嘉宾参加。
图1 12分会场全景
分会场邀请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首席科学家孙丽丽、帝国理工大学萨金特过程系统工程中心化学工程系Costas Pantelides教授、南伊利诺伊大学卡本代尔分校生物分子科学学院院长葛庆峰、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首届国家卓越工程师奖获得者、中国寰球工程有限公司首席技术专家张来勇、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宝平、科技部总经理黄孟旗、中国石化工程建设公司技术总监李少鹏 、上海寰球工程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陈劼、KBR公司烯烃技术总监Michael Tallman、华为2012网络技术实验室工业网络产业标准总监李广鹏、挪威船级社数字化服务部大中国区总经理黄昊、AVEVA公司Rajesh Nair、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高云虎研究员、北京华航盛世能源技术有限公司研发总监况国华、中国昆仑工程有限公司芳烃专家丰存礼、清华大学叶晓俊教授、卢滇楠教授、中南大学刘伟教授、俄克拉荷马大学Miguel Bagajewicz教授、萨拉曼卡大学Mariano Martin教授、日本东北大学Anqing Wang教授、南洋理工大学Xunyuan Yin副教授、韩国仁荷大学Hajeong Park、日本金泽大学Yugo Osaka、天津科技大学赵庆月等来自8个国家的27名专家学者进行精彩分享,其中,5人作主旨报告、10人作邀请报告、12人作口头报告,围绕流程工业创新与未来发展,聚焦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发展,既有基础科学理论、前沿技术探索,也有在工艺设计、装置建设、生产运行等方面的最新解决方案,充分展现了石化行业和流程工业的未来发展趋势。
图2 中国化工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方向晨致欢迎词
方向晨在致辞中强调,流程工业的创新与系统重构代表着一次深刻的范式转变,这对行业具有重大意义。他呼吁全球同行加强合作,积极创新,共同推动行业的未来发展。他指出,流程工业已进入一个兼顾技术突破和可持续发展的新阶段,期望本次分论坛能成为学术界与产业界交流智慧、共享知识并促进合作发展的高端平台。
图3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副总工程师、中油工程董事长白雪峰致欢迎词
白雪峰在致辞中强调,流程工业是现代文明的基石、产业升级的引擎和科技进步的载体。当前,石化行业流程工业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计算机与工业软件的应用显著提升了研发与生产效率,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周期持续大幅缩短,装置一体化、规模化趋势凸显,设计建造效率不断提高,施工运营人员逐步精简。同时,在新形势下,行业转型发展面临新的挑战,寄望通过本次论坛各位专家学者思维碰撞,共享研究成果,共同描绘能源化工行业的“新图景”,积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
图4 中国工程院院士孙丽丽在12分会场作主旨报告
孙丽丽院士在主旨报告中介绍了中国石化在低碳石化领域的技术布局和研发进展,重点讨论了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在中国的产业化实践。她强调,减少碳排放是实现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任务之一。她指出,持续强化过程创新和推广新能源使用,将有助于减少排放并提升生产效率。她还提到,CCUS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对于降低碳排放、提升能源使用效率、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图5 张来勇在12分会场作主旨报告
张来勇在《绿色低碳乙烯技术的发展与工业应用》的主旨报告中,向与会专家阐释了加快乙烯技术低碳发展的重要性,系统介绍了中国石油在绿色低碳乙烯领域的研发思路、应用成果和技术进展,表示须从原料、工艺、燃料三方面协同发力,通过重点攻关高效节能技术、原料优化与多元化利用、绿色电驱与供热技术,形成系列绿色低碳乙烯生产技术,从而实现乙烯工业深度减排。
图6 Costas Pantelides在12分会场作主旨报告
Costas Pantelides在报告中探讨了人工智能与先进控制技术如何推动流程工业从传统自动化向自主化决策系统的转变。他详细阐述了这一转变的潜力和行业发展路径,提出智能化技术将进一步推动流程工业的智能化升级和效率提升。
图7 葛庆峰在12分会场作主旨报告
葛庆峰发表了题为《烟气/环境空气二氧化碳捕集耦合热催化转化 实现二氧化碳有效利用》的主旨报告,详细阐述了从烟气及环境空气中捕集二氧化碳,并耦合热催化过程将其转化为化学品的方法及可行性,为碳捕集及利用提供了前沿的技术构想。
图8 孙宝平在12分会场作主旨报告
受蒋德军委托,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副总经理孙宝平作了《赋能能源化工高质量发展 引领工程建设新工业化》的报告,系统介绍公司在能源化工行业的系列研发成果,并利完成了能源化工行业千万吨级炼油、炼化一体化、芳烃、煤制油、甲醇制烯烃、天然气净化等一系列标杆工程项目,持续推动技术迭代升级;同时,针对行业高端、绿色、低碳、智能的发展要求,提出了行业转型发展的思考和高质量发展的相关思路和举措,并对公司在引领工程建设行业新型工业化的思考和实践进行系统介绍。
图9 观众认真聆听专家报告
本分会场为全球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广阔的交流与合作平台,共收到来自20多个国家的107篇学术论文,并通过严格的同行评审,最终安排了27篇现场报告和38篇墙报展示。约180名与会者现场参会,集中展示了流程工业创新和过程集成优化领域的前沿技术成果。通过深入的交流与讨论,与会专家普遍认为,流程工业的范式变革需要产学研的深度协同,并且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加强交流与合作。与会者一致认为,行业发展应以“双碳”目标为引领,通过全生命周期优化和智能化管理,构建高效、安全、可持续的新型生产体系。本次会议的成果将为全球化工学科的未来发展方向、化工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转型的挑战提供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