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中国旅游企业家年会于6月24日至26日在厦门召开。会议以“建设旅游强国,弘扬旅游企业家精神”为主题,由中国旅游协会主办,福建正佳科技有限公司承办,正佳企业集团、广州正佳广场协办,吸引了全国500余位文旅企业实践者参与。中国文化报以“文旅场景翻出新花样”为题做深度报道。
当机械巨兽成为焕新商业街区的城市IP,当废弃矿山变身文化度假小镇,当亲子游打破传统乐园边界……看似天马行空的想象正成为当下文旅融合新玩法的鲜活实践。
科技赋能
扮靓城市文旅新地标
2022年初,一个崭新的大连城市旅游品牌诞生——集艺术、科技、商业、文化于一体的熊洞街横空出世,不到1万平方米的占地面积,开业5个月即突破60万客流。这处老厂区曾是大连老一辈人心目中的城市地标,经过创意改造成为“大连人的欢乐街,年轻人的理想国”。街区的最大特色是一只名为“北北”的机械巨熊,高6米、重25吨,拥有多种互动功能,每天定时为游客带来表演。
大连熊洞街 受访者供图
作为利用大连冰山集团旧厂房改造而成的创新型文商旅综合体,大连熊洞街也是博涛文化在单体机械巨兽基础上基于文旅消费趋势的一次创新实践。“我们将原创IP‘北北’的人格化魅力与前沿科技应用(大型仿生机械装置)深度融合,重构城市核心区的旅游体验与消费场景。”大连博涛联合创始人魏海滨表示,熊洞街将废弃工业厂房改造为沉浸式IP乐园,让工业遗产变身城市情感符号,通过主客共享激活城市记忆,实现年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近日,第三届正佳星球动漫狂欢节在广州正佳广场举行,活动集结高人气动漫和游戏IP,为市民、游客奉上一场沉浸式次元文化聚会。在传统商业中心里打造综合消费场景,使正佳广场成为广州旅游新地标。2016年起,以“文旅+科技”双轨布局成立的正佳科技集团通过构建“商业+文化+旅游+教育+科技”生态体系,打破商业与文旅融合边界,开创“购物中心+景区”融合发展范式。
广州正佳广场企鹅冰雪世界 受访者供图
从极地海洋世界、雨林生态植物园、自然科学博物馆和企鹅冰雪世界等十多个主题景区,到超级萌宠节、动漫狂欢节等各式节庆活动,为给游客提供多元的夜间文旅消费体验,正佳广场紧抓夜间消费黄金时段,大力发展海底夜宿、博物馆奇妙夜、夜探雨林馆、海底晚宴等特色夜间主题活动,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需求,也为广州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提供实践样本。
生态修复
乡村旅游“破圈”生长
今年“五一”期间,被誉为“悬崖上的仙侠世界”的江西上饶望仙谷景区推出“东方秘境 戏影江湖”主题活动,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一步一景一故事,一人一戏一江湖”的奇幻世界。
望仙谷景区舞狮表演 受访者供图
望仙谷所在的望仙乡曾被誉为中国石材之乡。由于工艺落后、无序开采导致生态破坏,望仙乡一度陷入沉寂。这片满目疮痍的废弃采石场经过九牛文旅集团精心设计、打造并运营,在生态修复过程中植入崖壁民宿、非遗工坊、沉浸式夜游。“如今,望仙谷已成为集山水人文景观、休闲度假、情景演艺等于一体的旅游度假区,年接待游客超300万人次,带动周边乡镇3万余人解决了就业,辐射周边乡镇年收益超4亿元。”九牛文旅副总裁熊慧说。
近年来,隐居乡里在陕西汉中留坝县合作推动文旅产业新发展模式。依托秦岭生态资源、地域文化特色、乡村闲置房产等,当地采取“政府引导+百姓主体+社会补充”的模式,提炼传统院落四重美学空间,以“轻改造”保留原乡肌理。
隐居乡里创始人陈长春提出“乡村的终极目标是故乡”。在留坝,以“村集体持有资产、运营商负责内容、政府配套基建”的方式,带动200户村民改造民宿,实现“开门是生意,关门是生活”的民宿生态。
深度沉浸
亲子游成文旅场景新标配
这个暑期,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结合当地野生菌、彝族刺绣、禄丰恐龙谷等资源,途牛与东南大学合作推出农文旅融合的“云南楚雄+南华蘑幻童年7日研学营”,深受游客欢迎。研学营行程涵盖自然科普、非遗体验与红色文化,妙趣横生的实践课堂吸引了大量热爱科学探索的青少年。“这里的菌子新鲜、地道、种类多,让人大开眼界、大饱口福。跟随专业老师,我们不仅可以实地感受采菌子的快乐,还能在全国最大的野生菌交易市场体验职业菌子采购员的一天。”研学营学员说。
随着亲子经济的蓬勃发展、家庭文旅消费的不断升级,亲子业态近年来备受旅游市场关注。以动物主题儿童娱乐中心——大未可可旗下品牌土拨鼠俱乐部为例,通过“无边界沉浸式剧本”打破传统乐园边界,在3000平方米的空间里实现了职业体验与剧情任务的融合。“土拨鼠俱乐部依托模块化IP场景与NPC互动剧场,通过主题乐园、农旅基地、城市公园、度假酒店等全场景渗透,提高游客复购率,激活亲子游的市场价值。”大未可可董事长尹成说。
随着旅游市场需求多元化、个性化特征不断增强,游客已不再满足于单纯的旅游产品消费,当旅游需求开始从单一的产品功能向多元场景体验转变,就需要旅游市场提供拥有独特记忆、沉浸式体验的场景。对此,中山大学旅游学院副院长张骁鸣表示,新场景的诞生需要打破行业藩篱,持续创新。未来,文旅行业还需强化产品研发与运营人才培养,以支撑行业创新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