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 [切换]
  • 二维码
    养老服务网

    手机WAP版

    手机也能找商机,信息同步6大终端平台!

    微信小程序

    微信公众号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新闻 » 行业动态 » 正文

    巾帼建功 为民服务成就梦想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9-09-10 09:34:26   浏览次数:425  发布人:b60b****  IP:125.64.47.***  评论:0
    导读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联组会时,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在赶考新征程中,民政系统广大女同志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积极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顽强拼搏、踔厉奋发,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民政工作者的风采。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特编发一组民政部直


    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民建、工商联界联组会时,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各族各界妇女致以节日的祝贺和美好的祝福。

    在赶考新征程中,民政系统广大女同志积极投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以巾帼不让须眉的豪情和努力,积极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顽强拼搏、踔厉奋发,充分展现了新时代民政工作者的风采。

    为庆祝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特编发一组民政部直属机关女性工作者的先进事迹,以飨读者。

    时刻把困难群众冷暖安危放在心上

    ——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最低生活保障处

    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最低生活保障处开展集体学习。(从左至右:毛启凡、钟一涵、张琳、刘东升、刘硕明)

    本报记者 祝 闯

    4500万低保对象和特困人员、1400万低保边缘和支出型困难人员、600万防止返贫监测对象……这些困难群众的冷暖安危始终有一群人时刻记挂在心、用情用力保障,努力提高困难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使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这群人就是民政部社会救助司最低生活保障处公务员集体,由五名共产党员组成,其中三位是女同志。前不久,获得了“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光荣称号。

    牢记嘱托,满怀“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

    2月27日,在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市大练地街道和谐社区,看到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的低保对象义某新家陈设一应俱全,听着一家人兴致勃勃的介绍,最低生活保障处处长张琳心里踏实了很多。

    回想起义某一家人曾经的困难生活,最低生活保障处的同志们联想到了脱贫攻坚的日日夜夜。逐年提高低保标准让“低保线”追赶“扶贫线”,最后实现超越;为了让兜底脱贫更牢靠,创新实施“单人户参保”……那段岁月里,全处不懈努力,不遗余力。回想起那段岁月,刘东升感慨万千。终于,在2020年年底,将19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纳入低保或特困供养,圆满完成了习近平总书记部署的社会救助“兜底一批”任务,最低生活保障处被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打赢脱贫攻坚战后,最低生活保障处持续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将工作重心转向全力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牵头协调工作。先后制发《民政部关于巩固拓展民政领域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意见》《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 进一步做好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牵头制定民政领域有效衔接年度重点工作,召开会议作出部署安排。修订低保审核确认办法,健全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推动建立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等。

    群众利益无小事。低保制度是社会救助制度的核心,低保工作成效关系着兜底保障成色,关系群众切身利益。履行好兜底保障职责是一份沉甸甸的政治责任,张琳和同事们始终牢记党和国家的嘱托,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和处处如履薄冰的紧迫感,坚持与时俱进,做好最低生活保障各项工作。

    履职尽责,创制政策、运用技术编密织牢保障网

    2022年,为健全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机制,民政部会同教育部等8部门专门印发《社会救助信息共享和数据利用管理办法》等文件,为做好低收入人口分层分类救助帮扶提供信息化支撑。

    “纵向上统一部、省、市、县各级的数据接口,横向上对接好相关部门数据库,才能让监测平台精准发现困难群众。”同志们说起全国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信息平台的建设应用头头是道。

    这项工作涉及政府部门多、层级多,经常会出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现象,全处同志一直坚持做到更好,一次次比对发现困难群众就是一次次胜利,都是在传递政府关怀。

    一面通过技术创新及时发现需要救助的对象,组织基层的“铁脚板”及时核实确认,一面忙着通过政策创制推进低保扩围增效。2022年,最低生活保障处召开低保政策研究座谈会,在多次征求有关部门和地方建议、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基础上,会同财政部等3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最低生活保障等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工作的通知》,规范完善低保准入条件,放宽重度残疾人申请低保条件,细化低保边缘家庭认定、低保渐退等政策。

    “为了将重度残疾人纳入保障范围,我们会同有关部门反复论证、沟通协调多达26次。”张琳回忆说,当时钟一涵负责寻找政策依据,常常忙到深夜。那次,虽然文件下发的时间略有延后,但有近200万重度残疾人因此受益。

    未来可期,为了困难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继续奋斗

    新冠病毒感染发生后,党中央和国务院对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保障倍加重视,最低生活保障处经常需要配合开展工作,急活重活常有,随时加班是常态。即便是处于居家办公状态,也是全员24小时在线;即便是家中有老人小孩要照看、有病人要照顾、有考生要辅导,也会优先保证高质量完成工作。

    2022年,克服新冠病毒感染带来的诸多不便,最低生活保障处制发文件9个,举办3场会议和1场培训班,见缝插针开展了5次调研。6月27日,李克强总理到民政部调研时专门到最低生活保障处视察工作,对处里的工作给予肯定。

    团结协作、勇于担当,巾帼不让须眉。最低生活保障处的党员都有一颗火热的心,工作中充满了韧劲,遇到困难迎难而上、及时补位、相互鼓励。全处同志对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充满了信心和底气。

    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在谋划全年工作时,除了有条不紊做好常规工作之外,最低生活保障处还在努力推进社会救助领域立法工作。

    “低保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如果能在部门规章的基础上推进国家立法,将能够从顶层设计上保障救助对象的权益,同时进一步规范社会救助工作。”张琳表示,让社会救助工作有法可依,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程中就能更好地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才能更好地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许亚敏:乐干“苦差事” 练就硬本事


    本报记者 张 昕

    凭借过硬的政治理论水平,她多次参与民政部重要会议材料起草、重要文稿撰写;

    靠着刻苦钻研的精神,她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领域深耕十余年,并连续8年承担财政部重大社会治理项目执行;

    秉持扎实的工作作风,她多次赴雪域高原、偏远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形成一批接地气、有深度、可借鉴的高质量研究报告;

    她就是全国巾帼建功标兵、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学习标兵、民政部政策研究中心研究一室主任许亚敏。

    理论研究工作是个“苦差事”,靠的就是“板凳甘坐十年冷”的耐力和心境。为了在走好第一方阵中充分发挥调查研究、建言献策、服务民政的作用,许亚敏十几年如一日默默深耕,扎实开展理论研究。

    2015年起,许亚敏承担了财政部“社会治理动态监测平台及深度观察点网络建设”项目执行工作。为了完成好这个项目,她翻阅大量资料,借鉴先进经验,提出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思路,建成第一个全国层面社区治理综合情况数据库,并对基层实践开展“解剖麻雀式”分析研究。

    从2015年开始,许亚敏和同事持续对3000个社区进行追踪调查,每年都深入观察点进行田野调查,多项政策建议被纳入政府决策参考。

    “做好调研、当好参谋是我们的看家本领。” 在许亚敏看来,只有不断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为此,她在学习党的理论创新成果中,总是力争做到先学一步、深学一层,练出了过硬的“笔杆子”。

    2016年,许亚敏申请到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三社’联动机制建设与协同治理”,形成的研究成果获得2016年社会建设与发展征文一等奖。此外,她还在各类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在学术界引起积极反响,扩大了民政工作的社会影响力。

    同时,许亚敏围绕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社会组织党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疫情期间基层治理等重点热点难点问题开展深入研究,形成决策咨询报告,获得部领导批示认可,并参与相关政策文件的起草工作。

    基层的实践是理论的“富矿”。围绕中央关心、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问题,许亚敏把科研的根深深扎在泥土里。

    “我们的研究就是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聚焦一线才能溯源终端,找准矛盾症结。”许亚敏如是说。2017年,在黑龙江省兰西县蹲点调研期间,她利用10天时间走访了20多个村,和100多名村民座谈。之后,她和当地民政同仁一起研究有针对性的工作举措,有效解决了当地基层民政工作力量不足的问题。

    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2020年,她克服高原反应,先后3次赴西藏自治区当雄县蹲点调研,有关推动社会组织参与脱贫攻坚的研究成果,获得民政部优秀调研报告一等奖。她的足迹踏遍多半个中国,所撰写的上海、山东、青海、江西等一系列调研报告,既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又提出有针对性和启发性的意见建议,很多都落实到了各地的政策创新中。

    几年来,许亚敏在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多次在部机关组织的活动中与青年朋友分享工作经验。她说:“作为一名民政青年干部,带动青年共同进步是我的责任,为新时代民政事业不懈奋斗,方能不负青春、不负韶华。”

    周雪媚:在殡葬科研路上一路“狂飙”


    见习记者 刘静静

    2月的最后一天,白天还是阳光明媚的上海,晚上就突然下起了小雨。临近子夜,结束一天工作的周雪媚和同事们走出实验室,路面微湿,倒映出城市的霓虹灯,别有一番风味。她不禁拿起手机拍下这画面,并在微信朋友圈发文感慨道:“刚做完实验,快凌晨了!重温上学时光!”

    自从事殡葬科研工作以来,这是她熬过的第多少个夜,周雪媚自己也记不清了。2015年度全国三八红旗手,先后主持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多项专利技术落地……这些成绩无不体现着她对殡葬研究的满腔热忱以及推动殡葬行业健康发展的执着追求。对她来说,十余年科研,一路“狂飙”,未曾懈怠。

    “学术也要有温度”

    做殡葬科研的探索者

    2006年,从中国农业大学动物预防医学专业博士毕业的周雪媚,进入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从事殡葬研究。“遗体是冷冰冰的,但我希望我的学术是有温度的,能为这个行业和殡仪职工做点什么。”

    看着从殡仪馆及殡仪职工手部进行细菌采样的数据,周雪媚忧心不已,密切关注殡仪职工卫生防护状况。通过“我国殡葬行业预防与控制传染病技术研究”“我国殡仪场所重要病原微生物污染与干预措施研究”等项目持续推进。

    有消肿、褪色、祛臭功能的遗体防腐剂,带空气净化功能的可移动式遗体整形台、消毒机器人……每一项技术的突破,都源于她对整个行业需求最敏锐的观察、对殡仪职工最深切的关怀和对逝者、对生命的崇高敬畏。“殡葬研究是务实的,是充满人文关怀的。虽然这条路很累,也需克服初入行时的恐惧感,但十余年的坚持,我觉得很有价值。”周雪媚说。

    “路越走越宽”

    做殡葬行业的助推者

    “我觉得我在殡葬科研领域的路越走越宽。”周雪媚言语中透着兴奋,“我们单位平台好,科研氛围浓厚,我有很多同行者,大家一起攻坚克难。特别是看到我的研究真正促进了殡葬行业的发展,我感到自己还可以为这个行业做得更好、更多。”

    周雪媚笑称自己是推动殡葬科研成果转化“冲在最前面”的人,“我想引入更多先进技术,推动殡葬行业向更专业规范、更绿色环保、更健康文明的方向发展。”近日在上海出差的周雪媚,刚刚带领研究室人员完成了一项“殡仪场所污染现状评测及生物性污染综合控制方案设计”的任务,完成了委托方委派的大量检测任务,为开展殡仪馆内的生物性污染控制提供技术指导。

    “家是我的‘加油站’”

    做热爱生活的普通人

    “不工作的时候,我就是一个享受生活的普通人。”周雪媚说。回到家里的她,是孩子眼中的好妈妈、好朋友,丈夫眼中的好妻子。

    “我提倡快乐科研、快乐生活。一个幸福的家庭会给人能量,让我工作效率更高。”周雪媚分享了作为一名女性科研工作者,平衡家庭和事业的“小秘诀”,“我会做好与家人的沟通交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榜样。”每天跑步、阅读,有空会练瑜伽……工作虽然忙碌,但她把生活安排得井井有条。

    巾帼不让须眉,红颜更胜儿郎。周雪媚是奋战在殡葬科研领域女性工作者的一个缩影,她们温柔且坚毅,用自己的专业与力量重新定义新时代女性。回顾无数个攻坚克难的日日夜夜,周雪媚坦然一笑,看着自己的研究成果一项项落地,转化为促进殡葬行业改革发展的力量,她觉得一切都值得。“我不能停下脚步。”周雪媚说,未来,她将在殡葬科研路上继续“狂飙”,为殡葬行业贡献力量。

    田芳:踏踏实实做实事


    本报记者 闫 洁

    翻阅田芳的履历,让人印象深刻。在北京大学求学7年,社会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后进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当编辑,2012年考入民政部工作至今,在学习工作期间获得不少荣誉,2020年10月,田芳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这份履历背后,是她对梦想的执着和一次次的坚持。

    “编辑工作稳定体面,可我觉得可以在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发挥自身所长,踏踏实实再做点工作。”田芳表示,“进入民政部后,我一直从事城市社区方面的工作,能为社区工作尽一份自己的力量,我很荣幸。”

    说到工作,田芳充满热情:“部委工作主要是政策制定和落实,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真正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居民群众身边。城市社区治理的要点是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动居民群众和各方面力量一起努力,人人参与、人人尽力,才能实现人人共享。社区工作还要注重统筹协调,把服务群众的各类政策、项目和资源整合起来,才能把社区治理工作干得有声有色,才能提升居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2020年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让田芳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大年初一,田芳办完公公的葬礼,大年初三就接到通知,要求立即返岗并在两天之内拿出一个社区疫情防控的意见。“披星戴月上下班,不敢坐公共交通,全程自行车,路上基本见不到人。”回想当时的场景,田芳笑着说,“我也算毅然逆行了。”2020年1月29日,民政部联合国家卫生健康委出台《关于进一步动员城乡社区组织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指导各地进一步发挥城乡社区组织在疫情防控中的积极作用,有效夯实社区防控这一基础环节,切实遏制疫情扩散和蔓延。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因时因势优化调整防控政策措施,民政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不断根据新形势新任务调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要求。实施“乙类乙管”后,民政部、农业农村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联合印发《关于在城乡社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有关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对各地在城乡社区有力有序实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作出具体部署。田芳说:“疫情防控取得重大决定性胜利,社区这个基层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也暴露出一些短板问题,这些弱项将成为我们今后工作努力的重点方向。”

    谈到今后工作,田芳分享着自己的思考:“党的二十大明确,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基层民主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体现。我们将继续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不断完善基层直接民主制度体系和工作体系,更好引导居民群众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彰显人民当家作主的广泛性、真实性、有效性。党的二十大要求,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我们将不断推动完善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的基层治理平台,健全社区治理体系,为居民群众提供精细化、精准化服务。”

    问到田芳获得“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的感想,她说:“这个荣誉应该授予那些一辈子扎根岗位、爱岗奉献,真正作出成绩、作出贡献的先进女性,我做得还很不够。我将以更严格的标准要求自己,把自身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事业发展中,踏踏实实做事,相信‘路虽远,行则必至,事虽难,做则必成’。”

    徐嫣:以热爱和责任感砺志攻坚


    本报记者 孙彦川

    在行业协会商会管理岗位工作期间,她在领导带领下和同事们一起积极推进“脱钩改革”并顺利收官;新冠疫情发生后,她和同事们努力推动行业协会商会积极参与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有效服务了大局。

    在非法社会组织活动猖獗时,她总结出此类组织热衷于蹭热点、卖头衔、卖牌子等特点,并坚决向非法社会组织亮剑,负责的案件得到了央视《焦点访谈》栏目的报道。

    如今,她又和同事们一道统筹推进部管社会组织党建引领、行政管理和自律建设等工作,在做好部管社会组织风险防范工作的同时,努力推动部管社会组织积极发挥“四个服务”作用,成效明显。

    她就是徐嫣,民政部社会组织管理局部管社会组织工作处处长和部管社会组织综合党委党建指导部负责人。2023年3月,她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三八红旗手称号。

    从与徐嫣的接触可以发现,她在每个工作岗位上都力求把情况研究清楚、把问题琢磨明白。那么,她前进的动力是什么?社会组织覆盖三百六十行,服务党政军民学。她深感国家对社会组织寄予厚望,完善社会组织管理意义深远,把每一次岗位和职责的调整,都看作干事业、拓视野、打基础、强本领的机会。

    伴随着社会组织的快速发展,社会组织管理工作也需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如何做到紧跟时代要求、紧跟社会组织发展要求?徐嫣不断从社会组织历史发展规律中寻找答案,从领导和同事们高效务实的工作作风中寻找答案,从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工作实践中寻找答案。

    随着时间的推移,答案在她心里越来越清晰:做好社会组织工作,既要尊重社会组织发展的普遍规律,更要尊重社会组织植根中国大地的客观实际;既要看到社会组织的广阔发展前景,也要看到社会组织当前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作为一名管理社会组织的公务员,既需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使命感,也需要有高效、严谨、细致、多元的思维模式,还需要有调查研究、政策创制、宏观规划、微观落实等实战本领。

    2013年,女儿刚两岁的徐嫣开始在职读博。虽然牺牲了晚上和周末休息时间,但她非常珍惜“充电”的机会——“通过理论的系统学习,为我打开了思考工作的另一扇窗。”

    她的好学精神,既源于使命感,也源于家风。“受父母影响,我从不觉得学习和工作是苦差事。”安静朴素,宛如邻家女孩的徐嫣说。

    15年来,徐嫣经历了多次工作内容的转变和岗位的调整,面对变化,她何以做到应付裕如?

    她喜欢调查研究、刨根问底,经常利用碎片时间学习知识、反思工作、总结规律。针对社会组织管理难题,她撰文探讨了自我管理、民事救济、行政监管和刑事司法四条途径。针对社会组织监管、执法和自我管理难题,她举一反三,提出借鉴工商信用监管、公安执法、公司治理相关经验的思路。

    平衡好工作与家庭的关系,是每个职业女性都需要面对的问题。在没有紧急工作任务时,徐嫣下班后会尽量多陪伴家人。丈夫对她的学习和工作很支持,女儿的表现也令她很欣慰——“孩子知道今日事今日毕的道理,也明白学习要靠自己努力,能自觉平衡好学习和玩的关系。”

    谈到如何培养阳光心态,徐嫣说:“我觉得在职责和使命面前,女同志和男同志是没有区别的。超越自我,贵在保持乐观向上、满怀希望的心态,善于从生活和工作的点滴中收获幸福和乐趣。”

     
    (文/匿名(若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核实发布者) / 非法信息举报 / 删稿)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为昵称为 b60b**** 发布的作品,本文仅代表发布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发布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154208694@qq.com删除,我们积极做(权利人与发布者之间的调停者)中立处理。郑重说明:不 违规举报 视为放弃权利,本站不承担任何责任!
    有个别老鼠屎以营利为目的遇到侵权情况但不联系本站或自己发布违规信息然后直接向本站索取高额赔偿等情况,本站一概以诈骗报警处理,曾经有1例诈骗分子已经绳之以法,本站本着公平公正的原则,若遇 违规举报 我们100%在3个工作日内处理!
    0相关评论
     

    (c)2008-现在 oy3.com All Rights Reserved.